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

菩提智之種智

菩提智之種智有二門:虛妄唯識及真實唯識;真實唯識函蓋虛妄唯識及般若中觀。真實唯識者謂般若中觀所說藏識中道體性智慧,及其能生萬法體性與涅槃體性,演示其本來無我之涅槃性。虛妄唯識者謂藏識所生名色—六根六塵六識—之虛妄,亦依此十八界所生諸法,演示其依他起及遍計執性,實證諸法無我,是即虛妄唯識之宗旨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門血脈》公案拈提第四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05年5月再版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

菩提智

菩提智者乃謂般若慧—增上慧學—之總相智別相智及種智;函蓋般若中觀及唯識種智。此菩提智之般若中觀,以如來藏之體性智—亦名法界體性智—為主要宗旨;此中專就藏識之中道體性而為眾生開演;般若中觀明言:離見聞覺知—無五蘊、無六根六塵六識、無四諦八正、無無明乃至無無明盡,寂靜極寂靜,無我無人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門血脈》公案拈提第四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05年5月再版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

中道實相心

清明境界乃是識陰境界,不離六塵境界,並非實相境界故。實相境界雖不離於清明境界,然亦不即清明境界,不即不離方是中道義。佛所開示之中道實相心—第八識如來藏—是能生識陰者,是萬法之根源;此第八識能生「聽法之心」,是本來自已已在之實體法—非由修得、不依他起—故名中道實相心。中道實相心則離一切受,不與受相應,故離一切苦,故名中道實相心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《宗門正眼》公案拈提第一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11年3月二版三刷及《宗門正道》公案拈提第五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06年5月初版二刷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

空性如來藏

空性如來藏又名圓成實性,祂具有圓滿成就諸法之真實體性故。依他起性之蘊處界、根塵識等,皆依空性心而起,不能獨存;遍計執性之意根末那識亦依空性心而起,不自存在;空性如來藏以具有成就吾人身心十八界諸法之圓滿真實體性,亦能成就四種涅槃,故名圓成實性。既能成就維持吾人身心一切法,當知衪不離現象界;若離現象界,無處覓衪。三乘無學若入無餘涅槃,佛亦不能見彼;若欲覓此空性,必須於取證無餘涅槃之前親證,否則永不能證,無餘涅槃中無有能證知空性心之靈知心故,空性如來藏於無餘涅槃位中無見聞覺知故。是故佛於一切種智中教示佛子:應當不離遍計執及依他起而覓圓成實性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門道眼》公案拈提第三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10年8月再版二刷)

空性如來藏──入胎識──是出生萬法的心體,這個心體在阿含道中名為入胎的識,被單稱為識而不加上入胎二字;但因為大乘法中也和阿含道一樣,都確認祂是滅盡諸法後的諸法空相的根源,確認緣起性空的一切現象與真理,都是由祂而生、而顯:諸法之所以會有緣起而出生,諸法緣生之後會有無常空,這個緣生與空相都是由如來藏心所出生的蘊處界來顯示的,所以常常以空性來指稱如來藏入胎識;因此說,空性就是第八識心,意思是空無形色而有真實體性,能出生一切世間、出世間法:既空而又有其體性,故名空性。但是佛說空性實非一切法空,於空性中有其不空之體性,即如來藏空性也。因為如來藏無形無相,故名空性;不分別諸法善惡,亦不分別六塵境界,離見聞覺知,故名本性清淨。然此本性清淨之如來藏空性,含藏染汙之七識種子,故隨業風漂轉,於三界六道中受生,時而生天,或下地獄。或生人間,以否定正法故,復於地獄中現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阿含正義》唯識學探源第三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08年10月初版三刷及《真實如來藏》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10年10月改版七刷)

凡是有為法都是緣生所以如幻,只是暫時而有、幻化所生的法性,本無而今有,所以又說為空──性空;但一切有為法也是由空性如來藏所生,也都要攝歸如來藏空性之內,因為全都不能外於空性如來藏而存在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《楞嚴經講記》第七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。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

涅槃之無餘涅槃

佛說涅槃者,謂阿羅漢斷盡我執,捨壽時,令自我滅失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俱滅—名為涅槃。所謂的無餘涅槃,就是「十八界我」全部消失掉了,然後我那另外一個心—我的真如—不再來入胎輪迴了,這叫做涅槃。是「我」消失、消滅掉了,不是「我」去入涅槃;是真如保持原來所住的涅槃無我的狀態,不再出生未來世的另一個「十八界的我」,這樣叫做涅槃。欲入涅槃者,不應作意於無相界,而應滅除自我─意識覺知及作主之我;若起作意於無相界,則是欲以意識入住無相界或涅槃,則墮外道涅槃,仍有意識未滅故,必令意根不滅故,無有如是涅槃故;由如是涅槃違三法印故,名為未見道者之外道涅槃妄想,佛說無餘涅槃中十八界俱滅,永不現起故。因此捨報臨終時,你不要再投胎,要讓這個「我」消失掉,才不會有輪迴。自我的執著斷除了,捨報之後色身壞了、心跳停了、呼吸停了,這個第八識真如漸漸離開身體而不會出生中陰身,不會再去投胎,你就消失掉—沒有你了。結果是剩下誰呢?剩下你背後的那個祂,就是你的祂—如來藏,不是在談戀愛那個「你的他」,就是背後那個你啦!祂沒有見聞覺知也不做主,也不再出生中陰身出現見聞覺知,就這樣消失了;因為祂無形無色,不會再於三界中出現,這就是涅槃。然因無餘涅槃中,有如來藏心無形無色、無見聞覺知、離一切境而不作主,故非斷滅;三界煩惱種子斷盡故,七識種子自然不現行,是故永不復受生死,故名涅槃。是故聖者捨壽取涅槃時,實無所取,唯是棄捨自己﹝色我及覺想之我﹞,七轉識不復現前,唯餘藏識空性無形無色無見聞覺知,不自知我,亦不作主,不再受生,名為涅槃,是故涅槃實依藏識之空性而有,涅槃即是藏識空性故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通與說通》、《楞伽經詳解》第三、四、六、七輯、《優婆塞戒經講記》第五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正覺法相辭典 | 正覺 | 涅槃 | 法相辭典

空性

空性即是如來藏,是亙古以來常恆不壞之金剛心,每一有情各各有一唯我獨尊之空性如來藏,不共他有。見到空性即是見到一切法, 因為六塵諸法皆不離空性如來藏,祂函蓋一切法。空性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之根本,有真實體性;雖然描述衪的語文不是祂,但一切悟者皆能以簡單之一言一語一顰一笑而令人證驗衪,完全符合三乘經律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門道眼》公案拈提第三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10年8月再版二刷)

諸法空相之根源--自心如來--如來藏;由有此心故,能含藏眾生無始劫來造作熏習之一切善惡業種及無明種;亦因此心具有大種性自性……等等種子,故能藉緣而創造有情之色身,由是故能生出六轉識等見聞知覺性,由是故令意根之思量性能在三界六塵萬法中運行,而受三界中之六塵境界苦樂;若無此自心如來,則無一切有情能出生於十方三界中;然而此心雖具如是出生萬有之廣大功德,自體卻無色無形,故名「空有性」;然若名為「空有性」,則不能對治眾生無始劫來之執著「三界有」等蘊處界我,故除有性而不說之,偏說此心名為空性空性者,非如印順、昭慧、傳道師徒等人所謂緣起性空也,乃謂自心真如之無形無色而有能生萬有之功德力用,名為空性,亦名空、識、真相識、如來、我、如來藏、無住心、非心心、所知依、阿賴耶、異熟識、實際、本際、自性彌陀、自心如來.....等無量名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楞伽經詳解》第八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06年11月初版三刷)

空性如來藏所出生的一切有為法全都緣生如幻;而空性如來藏在祂所出生的如幻有為法中運作時,祂本身卻是無為性,也是常住而不曾起滅的。可是依如來藏的無為性而施設了種種不同的無為法時,這一切無為法卻只是如來藏的所顯法,所以說無為法並無起滅--只是恆時不間斷地顯示無起無滅的如來藏的無為法性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《楞嚴經講記》第七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。)

佛法的真實性,其實只是空性如來藏與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產生的;如果不是蘊處界有,就沒有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緣生性空,所以蘊處界有與緣生性空同時存在,互相交合在一起。菩薩實證二乘菩提這些道理以後,進而觀察空性如來藏與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,也觀察蘊處界有是如何從如來藏空性中生起的,由此而實證諸法如何由如來藏藉緣生起,而諸法確實無常而其性本空,因此實證緣起性空,不只是現觀蘊處界的緣生性空而已。然而緣起性空卻與空性如來藏及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,從來不分家,如同交蘆緊緊地綁在一起;這樣觀察出來時,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,根本就是同一家,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,這時就是住在「空有二俱非」的智慧境界中了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《楞嚴經講記》第八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。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

二乘菩提之見道

二乘菩提之修行,首要之務在於斷除我見;斷我見之法,首須現觀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之覺知心,乃是依他起性,乃是虛妄法,不可認定為常住不壞法;應當現觀其虛妄性之後,斷除對覺知心,對意根自己之自我執著,是名二乘菩提之見道,證得聲聞初果。
(節錄自平實導師著,《宗門正眼》公案拈提第一輯,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(台北),2011年3月二版三刷)

正覺法相辭典總表連結

正覺法相辭典 | 正覺 | 菩提 | 法相辭典